自性清静,笔下无尘

 

2、修行与因缘

  明达在东区有一所的工作室曰浮幻斋。源于师父心舫题赠的一副对联:浮生如梦,幻质非坚。浮幻斋坐落在一个小区一楼,门口大约有2个平方的明堂,供奉着明达亲绘的一尊观世音菩萨坐像,手执净瓶,温和而又慈祥,壁上悬挂着师父题写的“浮幻斋”的匾额。转进去是一个客餐厅相连的大厅,用清式透花槅扇分割成茶室与工作室。茶室约有5、6平,摆放一套木质结构古典桌椅,木质茶盘上摆放着仿唐式的茶具,陶制茶汤池,木质的茶勺,小葫芦瓢做的茶漏,质朴而又别致。一只铜质香薰,散着紫檀的幽香。隔扇透花窗格内装饰着写意十八罗汉绘画,全是明达自己的手绘。工作室靠西墙供奉着一幅罗汉的画像,桌上供着千年灵芝,香火缭绕。靠东壁是老家具改做的一张大画案,南墙边是用旧农具制作的一个长条状的工作台,整齐放着明达的弟子们设计用的几台电脑。工作室面积不大,由于放置合理,空间却显得宽敞明亮。处处散发浓郁的佛文化的气息,可以透出主人翁的兴趣与爱好。

  浮幻斋是一个充满温暖的清净去处,彷佛有一种磁力,吸引着各界朋友来这里喝茶、论道、清修,不分高低贵贱,明达都敞开心扉热诚欢迎,一样茶水伺候,他那种清静喜乐、和善自在、无欲无求的状态,让人忘却外面的纷扰,以心对心,观照自己的心灵,让人领会至简至易,才是幸福的源泉。

  明达本名董梦龙,1982年出生在浙江永康,父母都是农民。小时候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极为迷恋,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进入想象的神仙境地去遨游。闲来无事,喜欢拿起小小的画笔把想象中的神仙描绘出来。16岁中学毕业,自己本来想着上一所专业的美术学校,父亲觉得还是学一门手艺更好,为他选择了东阳木雕艺术学校。入学校不久,明达身上透露出来的聪慧和颖悟,就被学校美术老师陆含阳老师发现,陆老师精通中国美术理论,尤擅中国工笔画。在陆老师精心指导下,东阳三年,打下了他坚实的艺术功底和良好的传统文化修为。之后十余年艺术工作的经历,温养了明达的眼界和胸襟。长期参悟佛道,钟情木雕、设计和绘画,孕育了其独有艺术情怀,对大自然的热爱,对生活的体味,使他的艺术追求渗透着对生命的深刻感悟。

  2005年他接受邀为古牧野新城博物馆设计制作《牧野大战》的巨幅壁画,壁画长100米,高1.7米,整整耗费了明达一年的时间。就在这工作期间,明达经常遍访周边风景名胜,有缘结识定国禅寺心舫方丈,经常去聆听方丈讲经说法。也许是受大自然的启喻,“春秋代序,阴阳惨舒,物色之动,心亦摇焉。”也许累世因缘,几世的功德。当年6月19,菩萨的诞辰法会上,正式拜心舫为师,皈依三宝,赐法号:明达。在师父的指导下,工作之余参禅修行,心灵越来越觉得清静自在,充满喜乐。忽然有一天他恍然大悟,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? 于是,出家修行就像一颗种子,在他的心田里生根发芽。这种想法一出,立刻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,要知道明达是家里唯一的男孩,谁家父母舍得让儿子脱离红尘呢?明达自幼就孝顺善良,从不做违背父母心愿的事情,他虽意志已决,但不经父母同意,他不会冒然而行,他心里知道只是缘分未到而已。

  明达的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。父子俩见面的机会很少,交流更少,往往是在电话里几句简短的问询便挂断了。2013年12月一天晚上,父亲在电话里却和他聊了很多,甚至还讲起明达都已经淡忘的童年往事。之后便是一阵沉默,接着是一声叹息,电话那端传来父亲微微发颤的声音:“阿龙,你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,我不再阻拦你,希望你好好修行,将来能有所成就!”父亲的话像一股强大的电流,击穿他的灵魂,父母的深恩、佛祖的慈悲、生命的奇迹……悲喜交集,使他泪如雨下。这是天下何等的父母,哪里是一个农民能说出的话语!明达在闪烁的泪光里,叩拜佛陀,这个家庭与佛又是几生几世的因缘啊!就在那一刹那,明达物我两忘,一超直入那无边无际、空灵静寂、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
  
Copyright 草木堂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